---- 記皖西地區第一個黨支部的創始人詹谷堂
詹谷堂,1883年出生在金寨縣南溪鎮(當時屬河南省商城縣管轄)葛藤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由于家境貧寒,直到14歲時才開始讀書。1914年秋,他應聘到河南省固始縣志成小學任教。1921年,與另一位教員曾靜華倡議成立“讀書會”。192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而後創建了安徽省金寨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爲皖西地區第一個黨支部的創始人、豫東南革命根據地和紅32師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帶領人民群衆與敵人英勇鬥争的英雄事迹,在皖西地區廣爲傳頌。
筆架山下播火種
1924年秋,詹谷堂以教書和講學做掩護,在志成小學發展本校教師曾靜華等人入黨。詹谷堂認爲黨組織首先應該在知識分子中發展黨員。于是,他決定把黨組織發展工作的重點放在家鄉的最高學府筆架山農校。爲此,他常以講學和看望在筆架山農校教書的弟弟爲名,将傳播馬列主義和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書刊送給筆架山農校的羅志剛、李梯雲等進步師生,準備在條件成熟時,到該校建立黨組織。正當詹谷堂和曾靜華等認爲時機成熟、醞釀到筆架山農校建立黨組織之際,筆架山農校鄭校董向他發出了講學的邀請函,他們心中暗喜,欣然接受。
1924年10月初的一天上午,豔陽初照、秋高氣爽,詹谷堂和曾靜華踏上了赴筆架山農校講學之路。詹谷堂和曾靜華觸景生情,發出陣陣感歎。詹谷堂脫口而出:“四季秋最美”,曾靜華随聲對吟:“七彩赤奇豔”。詹谷堂接着:“今日赴筆架”,曾靜華續:“明朝紅滿天”。兩人相視,會心而笑。下午,他倆到達筆架山農校,見過鄭校董。寒暄之後,學校讓詹谷堂的弟弟詹甫堂陪同,安排上課和吃住。
晚飯後,詹谷堂和曾靜華回到客房,以了解學生對成語知識掌握程度和征求授課意見爲名,約學生談話。
詹谷堂先讓詹甫堂找來李梯雲,這是他們确定發展的第一個對象。詹谷堂問過學習和講學的情況後,轉而讓李梯雲談談自己對時局的看法和學校的情況。李梯雲侃侃而談,詹谷堂和曾靜華連連點頭。尤其是李梯雲繪聲繪色地說到學生和廖校董、王财主的兩次交鋒并取得勝利的情況時,大家笑得前俯後仰。詹谷堂因勢利導地問李梯雲:“兩次你們都赢了,你分析了沒有,這是什麽原因?”李梯雲答道:“這是因爲我們都占在理上。”詹谷堂又問:“還有呢?”李梯雲語塞,搖搖頭。詹谷堂見狀,循循善誘地啓發:“光占在理上還不行,還要敢于抗争。你看,我們的農民大衆飽受地主的剝削和欺侮,地主是沒有理的,由于沒有起來反抗,不就一直受壓迫嗎?”李梯雲點頭稱是。“光有抗争精神還不夠,”詹谷堂看着李梯雲全神貫注的樣子接着說,“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領頭人。”“是的,沒有領頭人不行。就是群龍,無首也辦不成事。”李梯雲深有感觸。“比如說,學校這兩次勝利不就是有你在領頭嗎?”詹谷堂笑着說。“我算不了什麽領頭的,隻是我年齡大一些。周維炯、漆德玮我們幾個人志同道合,有事愛在一起商量。”李梯雲有些不好意思。
“我知道你們是一個團體,你領頭的一個團體。這個團體很重要。你看,當今社會,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統治下,災難深重,百姓困苦,民不聊生,反帝反封建鬥争風起雲湧。盡管全國各地都在醞釀奮起反抗,如果沒有一個先進團體統一領導,那還是一盤散沙,是不會勝利的。現在我們光宣傳還是不夠的,需要有俄國的布爾什維克一樣的黨組織,領導大家幹才行。”
李梯雲茅塞頓開,眼神發亮。“詹老師,聽說我們國家已經有了像俄國的布爾什維克一樣的黨組織,叫中國共産黨,你見到過嗎?”
詹谷堂聲音放低了些:“确實有這個組織,你願意參加嗎?”李梯雲驚訝地說:“還真有這個組織!”接着又問:“我們這裏有嗎?”詹谷堂點點頭,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李梯雲。李梯雲笑着說:“老師參加,我就參加。”詹谷堂小聲說:“我已經參加了。”李梯雲認真地表示:“那我也參加!”“梯雲同志,參加中國共産黨組織是光榮的。中國共産黨由先進分子、優秀分子所組成。她要領導全國人民起來革命,可能要流血犧牲。你怕嗎?”詹谷堂緊緊地握住李梯雲的手問。李梯雲看到詹老師對自己的信任和真誠,感到欣喜和激動,他堅定地說:“老師不怕,我也不怕!”詹谷堂寬慰地笑了。
“梯雲,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人多力量大。光你參加不夠,你看還有哪些人符合條件,能發展他們參加進來?”李梯雲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看周維炯、漆德玮、漆禹源,還有漆海峰,他們都可以發展參加。”“老師中呢?”“羅志剛老師可以。”李梯雲又補充道。“那好。梯雲,黨組織是有嚴肅紀律的,今天所說,你要絕對保密,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你剛才說的那幾個同學和老師。記住了嗎?”詹谷堂神情十分嚴肅。“放心吧,老師,我一定做到。”李梯雲非常認真地回答。“好!你現在去找周維炯同學來。”李梯雲轉身打開房門,迅速離去。在講學期間詹谷堂和曾靜華利用休息時間,以聽取學生老師意見的名義活動,先後找周維炯、漆德玮、漆禹源、漆海峰、羅志剛等談話,他們都表示願意加入共産黨組織。
在講課結束的當天晚上,李梯雲、周維炯、漆德玮、漆禹源、漆海峰、李聲武、羅志剛按照事先的約定先後到來客房。曾靜華在外面房間把門。
詹谷堂莊嚴地宣布:“從今天起,你們都是中國共産黨黨員了。我和曾靜華同志是你們的入黨介紹人,請舉起右手宣誓。宣誓結束,詹谷堂說,從今天起,筆架山農校黨小組就成立了。根據工作需要,由李梯雲擔任組長,請大家服從他的領導,開展好黨的工作。
在皖西地區,中國共産黨的一個小組就這樣在筆架山農校誕生了,随後不久就發展成爲黨支部,這是金寨地區建立的第一個黨支部。此後,筆架山農校黨支部發展了一批又一批黨員。随後,筆架山農校黨支部和詹谷堂在家鄉建立的南溪黨支部一起發展爲特别支部,詹谷堂任書記。
演出台前鬥頑兇
筆架山農校黨支部建立後,主要開展兩種活動:一是通過“讀書會”向青年知識分子傳播馬克思主義;一是運用演劇社、歌詠隊,向人民群衆宣傳新思想、新文化,進行反帝反封建鬥争。演劇社演出的白話劇《過年》和《農人怨》,深受貧苦農民歡迎,在當時産生了很大的影響。《過年》演的是一對夫妻爲過年争吵的故事:丈夫要将過年買米的錢拿去買香紙敬神,妻子反對,雙方争吵激烈時,妻子一氣之下,将家裏一座木雕神像甩到糞窯裏。《農人怨》表現的是農民的悲慘生活,農夫欠地主租課被逼死,其幼女又被迫到地主家做童養媳,倍受摧殘,懸梁自缢。由于這些戲批判了有神論、揭露了封建地主階級的罪惡,因而受到地主豪紳們的強烈反對。
一次,在地藏王大廟大殿上演《過年》時,先是地方上廖、易、王三大家族的族長聚衆起哄,後又聯名上告到商城縣政府,說學生無視神靈、辱沒佛教聖地,是過激派,要求解散演劇社,開除演劇社學生周維炯、漆德玮等人。學校被迫挂出了開除周、漆等學生的公告牌。但這個公告牌當即被學生砸爛,一些支持演劇社的進步教師也集體罷教。周維炯、漆德玮等人還帶領50多名學生到商城縣政府請願。縣政府怕事情鬧大,指令學校向演劇社道歉,宣布開除學生公告無效,并撤了校董廖石甫的職務。
筆架山農校演劇社還經常深入到農村演出。1925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是雙河大廟的會期,周維炯帶領演劇社去演出,遭到了雙河地區大地主馮少卿的百般刁難。演劇社被迫打出商城縣長李鶴鳴要來看新劇的招牌,才把馮少卿鎮住。上演時,馮少卿又請來4個大戲班子,和演劇社唱對台戲,争奪觀衆,想排擠演劇社。但是,演劇社上演的《農人怨》吸引了大批觀衆,特别是演到童養媳倍受淩辱、懸梁自盡時,台下觀衆泣不成聲。演劇社帶頭喊起了“打倒封建主義”“反對剝削和壓迫”的口号,台上台下群情激憤,口号聲連成一片。
見此情景,馮少卿再也沉不住氣了!他看到自己請來的4台大戲幾乎沒人看,演劇社那邊卻人山人海,還不斷呼喊口号,氣得火冒三丈。他來到演劇社台口,指着帶頭喊口号的周維炯喝道:“快停演!快停演!”
周維炯說:“爲什麽要停演?”
馮少卿說:“這個戲有傷風化,辱沒佛教聖地,就是不準演!”
周維炯反駁道:“哪點有傷風化?你女兒要是給人家當童養媳,受人淩辱,上吊自缢,你心疼不心疼?”
馮少卿氣得幾乎昏死過去,隻好灰溜溜地走了。
演劇社在雙河大廟連演3天,受到了附近農民的熱烈歡迎。
筆架山黨支部通過“讀書會”“演劇社”等活動,團結了很多青年知識分子和青年農民,他們中大部分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有不少人後來成爲的鄂豫皖蘇區黨政軍中的骨幹。
火神廟前顯本色
1926年7月31日(農曆六月二十二日)是南溪火神廟會期,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幾千善男信女來此焚香朝拜。詹谷堂決定利用廟會人多的機會,舉行一次反對封建主義的大宣傳,會後進行示威遊行。這期廟會主持人是人稱“笑面虎”的南溪大豪紳陳玉英,他探聽到這一消息後,便和商城縣民團團總周鳳山秘密策劃進行破壞。
7月31日上午,南溪附近三個保的農民協會動員了1000多農民,舉着寫有“打倒土豪劣紳”“廢除苛捐雜稅”“減租減息”的紅綠紙三角旗,來到火神廟集會,加上前來燒香朝拜的四鄉群衆和詹谷堂任教學校的師生,足有3000多人。火神廟前,早有學生用課桌排成了講台,詹谷堂站在講台上,大聲疾呼:“鄉親們,靜一靜,我今天和大夥兒說幾句心裏話!”台下立即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詹谷堂說:“鄉親們今天來燒香拜佛,我不反對,但菩薩是沒有的,誰也沒見過。就是大夥兒說真有,那也是保佑富人的。窮人世世代代、年年月月,省吃儉用,燒香敬神,可是菩薩神仙都是寶貴眼,專保富人發财,窮人永遠是窮光蛋!我的話是專對火神爺的,他要是顯靈,立刻燒了我家房子,那才算靈驗!”
詹谷堂見群衆聽得入神,便把話題一轉,說:“我今天不隻是說菩薩神仙是假的,而是要向鄉親們講窮人是怎麽窮的、富人是怎麽富的。”接着他講窮人如何受剝削,吃苦受累、當牛做馬,富人是如何剝削窮人,富了又富的道理。語言通俗易懂,風趣诙諧。台下群情激憤,民強小學的師生帶頭高喊:“打倒土豪劣紳!”“實行減租減息!”台下聽衆應聲高呼。
正在這時,一個穿着紡綢大褂的紳士竄上講台,他就是人稱“笑面虎”的劣紳陳玉英。他笑嘻嘻地向台下鞠了一躬,說:“詹先生今天講話,鄙人不敢妄加評論。古人雲:人各有志、人各有好,強奪人意、強人所好,非君子也。不過,我陳某是本期廟會主事,特請縣城周鳳山團座親自來爲火神爺上香,爲南溪黎民百姓消災除難,這也算好事一樁吧。”
詹谷堂抓住陳玉英的話,問道:“陳先生說強人所好,非君子也,很有道理。你年年收那麽多租,放債利息那麽高,可你的佃戶一年忙到頭,食不供口,衣不供身,饑寒交迫,他們是自願的嗎?這是不是強加于人的?”
陳玉英笑嘻嘻地說:“出租放貸,古已有之,願租願借,兩廂情願,沒有任何巧取豪奪之意。”詹谷堂大聲地說:“鄉親們,陳先生說沒有巧取豪奪之意,現在是民國了,三民主義是民國的根本,不能再按古已有之的辦法了。民國的政策是減租減息,保護民主,我們要求陳先生擁護民國的減租減息政策,你們說好不好?”
“好!”大夥兒齊聲贊同。“誰不減租,誰就是劣紳!”口号一陣接着一陣,陳玉英非常尴尬,不知如何下台。這時,民團團總周鳳山騎着馬帶着20多個團丁向火神廟闖來,陳玉英像得到救星似的,連忙迎上前,并在周鳳山耳邊嘀咕了一陣。周鳳山用馬鞭指着詹谷堂嚎叫:“你身爲讀書之人,不守師道,卻在這裏鼓動百姓抗租抗稅,想使地主無衣食來源、政府無俸祿供給,豈不是有意搗亂嗎?”
詹谷堂怒不可遏地推開周鳳山的馬鞭子,反駁道:“我向鄉親們說的是國民革命的宗旨,宣傳的是三民主義,你身爲民國官員,竟敢反對三民主義,大夥說怎麽辦?
1000多名農協會員高喊道:“打倒周鳳山!”“拉周鳳山遊街!”“國民革命萬歲!”
周鳳山看人如潮湧,不禁膽怯起來,趕緊溜走了,陳玉英也跟着溜走了。詹谷堂便帶着農協會員和學校師生高喊“打倒封建主義!”“打倒土豪劣紳!”“實行減租減息!”的口号,在南溪上中下三保遊行示威。
視死如歸浩氣揚
1929年5月,立夏節起義(也稱商南起義)勝利後,黨組織決定在南溪彭氏祠成立學兵團,由周維炯和詹谷堂負責;建立政權機構,成立商城縣蘇維埃臨時辦事處,詹谷堂任辦事處副主任。
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根據地的日益擴大,引起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極大恐慌。1929年7月,湖北夏鬥寅部的兩個團,會同商城縣民團頭目顧敬之、柯壽恒等民團共3600餘人,分三路向商南地區進攻。紅軍奮戰數日後,終因敵我力量過于懸殊,遂向鄂豫邊黃安、光山方向轉移。詹谷堂因根據地工作需要,留下堅持鬥争。主力紅軍轉移後,敵人開始瘋狂地搜山。8月18日,給詹谷堂送飯的鄉親被當地惡霸發現,詹谷堂不幸被捕。他被帶到南溪後,顧敬之欣喜若狂。晚上,他親自在火神廟審問:“你就是詹谷堂嗎?”顧敬之趾高氣揚地問道。“既然知道,何必廢話!”詹谷堂大聲喝道。顧敬之一愣,停了一會又問:“詹谷堂,你辦的是什麽黨?”“我辦的是黨上之黨!”詹谷堂巧妙地回答。顧敬之見問不出究竟,氣得不斷撓頭,強忍怒火繼續問:“詹先生,你熟讀聖賢書,還是個秀才,爲什麽要幹共産黨?”“爲了消滅你們這些吃人的野獸!”
詹谷堂的回答讓顧敬之氣得說不出話來,顧敬之再也不顧斯文,暴跳如雷,拍着桌子大聲吼叫:“打!給我打!狠狠地打!”皮鞭、木棍雨點般地落在詹谷堂身上,他昏了過去。“用涼水澆!”一盆涼水潑過去,詹谷堂蘇醒了。顧敬之還沒有來得及問,隻聽詹谷堂說道:“打吧!殺吧!共産黨是打不垮,殺不完的!”敵人的第一審訊失敗了。
第二天早晨,顧敬之奸笑着走到詹谷堂跟前,用拉家常的口吻說:“你今年才46歲,家中還有老母、妻子、兒女,你這樣死了……”“我死了沒有關系!革命的種了已經撒出去了,不久遍地就要開花結果。革命的星火已經點燃,很快就會燎原!你們的末日就要到了!”不等顧敬之話講完,詹谷堂的話語就像排炮似地轟過去。顧敬之驚怒交加,但還是捺住性子往下問:“你說共産黨有多少?在哪裏?”“多得很!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下就有多少共産黨員!”詹谷堂嘲弄般的回答,氣得顧敬之像一條瘋狗亂蹦亂跳,他惡狠狠地威脅:“你再不講,我就要你的命!”“你殺了我詹谷堂,滅不了共産黨!”“上刑!上刑!”顧敬之氣急敗壞地吼道。
用烈火烤,用烙鐵烙,詹谷堂咬緊牙關,昏死過去。當天下午,詹谷堂被帶出了牢房。他和10多個同志一起被押往刑場。詹谷堂感到最後時刻到了,他奮力高呼:“中國共産黨萬歲!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一陣槍響,同志們一個個倒下,詹谷堂又被帶回牢房。原來這是敵人讓他陪斬,妄圖以此摧垮他的意志,妄想從他身上獲取有用口供。
繼續提審,繼續用刑,詹谷堂依然有問有答,但敵人想要的東西卻一字不吐。
繼續陪斬,繼續摧殘。在威武不屈、富貴不移、大義凜然的詹谷堂面前,顧敬之束手無策!
8月28日的晚上,顧敬之抱着僥幸心理,再次對詹谷堂進行了審訊,依然毫無結果。半夜時分,被打得皮開肉綻、奄奄一息的詹谷堂被拖回牢房。他感覺自己的血快要流盡了,想在生命最後時刻給自己的母親---中國共産黨做個告别的留言。他掙紮着站起來,用手指蘸着自己傷口流出的鮮血,在牆壁上一筆一劃地寫下“共産黨萬歲”。
當他将最後一筆寫完後,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随後倒在地上,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作者:胡 遵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