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香港5月25日电 5月22 - 23日,在“追梦中华·感知四川”主题活动中,海外华文媒体踏上探秘泸州春秋祠之旅,开启一场深度领略跨越时空文化对话的奇妙征程。

本次活动由中国侨联指导,四川省侨联主办,泸州、内江、自贡等市州侨联具体承办。“追梦中华·感知四川——2025海外华文媒体四川采访行”的队伍来到泸州市,来自加拿大、俄罗斯、新西兰等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5家华文媒体代表,与2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一同走进泸州市的春秋祠。

采访团怀着对历史的崇敬之情,踏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叙永县春秋祠。在春秋祠盐运文化博物馆与西南联大叙永分校陈列馆内,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就此展开。

“瞧,这张盖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印章的毕业证书,它见证了烽火年代中国教育的艰难与坚守,承载着那段烽火岁月里的教育传奇。”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叙永分校陈列馆中,一张泛黄的“特殊”毕业证书吸引了华文媒体记者的目光。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首首诗词……参访团从中深切感受到国立西南联大叙永分校师生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弦歌不辍的爱国情怀。

采访团成员、香港《共工新闻社》记者感慨地说:“盐运文化中资源调配的智慧,联大精神里的坚韧与协作,所展现出的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奋发向前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们,这种精神也必将持续传承、发扬光大。”

据悉,春秋祠坐落于泸州市叙永县陕西街,其前身为明天启年间的关帝庙。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陕西、山西的盐商集资重金修建,作为盐商祭祀、聚会的会馆性建筑,初名秦晋会馆。因祠内主要供奉喜爱研读《春秋左氏传》的关羽,故而得名春秋祠。2006年,春秋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此外,春秋祠还是全国台联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四川博物院流动分站、泸州市优秀爱国主义基地以及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