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8月25日电(通讯员 于航、牟宗飞)“检查电箱应该戴绝缘手套,而不是普通的棉线手套。”“五点式安全带腰带不能压在腹部,应该横跨髋部。”傍晚时分,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建安分公司会议室里热闹起来,会议桌前坐满了工人,黄色的安全帽在灯光下闪烁着光芒,帽檐下是一张张充满期待与兴奋的脸庞,有的眼神专注地盯着屏幕,有的则在讨论着什么。一场安全答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就在不久前项目安全例会上,虽然管理团队对现场安全注意事项三令五申,但诸如安全帽下颏带松垮、脚手架防护网破损、临时用电线路缠绕等隐患风险仍然时有发生,这让安全总监张忠民头疼不已。

“如果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下去,那就得从我们安全员自身找问题。”深夜,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张忠民反复翻看手里整改通知单上的问题,心中若有所思。安全管理需要标本兼治,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工人们的安全意识。但每年局限于安全教育片和模拟演练等形式,一开始很新鲜,时间长了效果就大打折扣。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手机信息弹窗弹出了一条视频广告却引起了他的兴趣,竟是一档答题闯关类电视节目的热搜。一个新思路闪入张忠民脑中:“不如搞个工地版的‘一站到底’,让工人们都参与起来。”

很快,这一想法便在项目团队中讨论开来。“正好可以借这个答题,将我们工会送清凉也加进来,既有趣又暖心。”党支部书记于阿北说道。

考虑到工人们的知识储备和工作实际,安监部反复推敲竞赛方案,精心筛选题目,搭建“定制”题库。为了让竞赛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除了团队必答、个人必答、个人抢答常规环节,张忠民还提议特设看图辨识隐患环节,选取附着式脚手架结构异形位置翻板防护不到位典型隐患的现场实拍图。“安全知识竞赛还是要瞄准管理难点,工人们对隐患识别不敏感,总是习惯性违章”,张忠民说。

比赛当天,3支队伍、20名工人齐聚会议室。在团队必答环节、个人必答环节以及抢答环节层层递进下,现场气氛逐渐走向高潮。到了看图辨识隐患环节,只见大屏幕弹出了一张配电箱有电线裸漏的照片。工人老吴一眼便认出了这张照片。“那个线头没包绝缘胶布,上周因为这个我还被处罚了!”老吴猛地站起身,操着一口江苏方言说道。话音未落,会议室内一阵大笑,张忠民笑道:“处罚不是目的,让大家正确认识到存在安全隐患才是重点,相信老吴比谁都记得这个隐患!”老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记得了,别忘了给我加分呀!”看着工人们不再对安全知识避之不及,而是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管理探索也在实践中不断向前推进。

在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启动区项目施工现场,工人老吴在爬楼梯时,发现楼梯拐角处的防护缺失,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直接发给了张忠民。“安全‘一站到底’不仅是安全知识的比拼,更是对安全意识的唤醒和安全行为的重塑。”张忠民知道安全意识正在向日常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