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重慶市梁平區義門陳文化傳播服務中心組織16名陳氏宗親走進明月山百裏竹海景區,開展“義門文化新内涵 再向都梁大地行”主題活動,在自然與人文交融中探尋家族文化傳承脈絡。
探訪巴蜀古道,感受人文底蘊
當日上午,車隊沿山間公路駛入林海,隻見竹子千姿百态,或直插雲霄,或彎腰後昂頭向上,竹梢低垂似迎賓客。抵達巴蜀古道入口,放眼望去,竹山起伏與天相連,竹濤陣陣,山下農舍炊煙袅袅,田園風光美不勝收。
衆人沿布滿藓苔的古老石階上行,漫步林間溪畔,與山石、涓流、百鳥、花木相伴,遙想當年騾馬奔走、擔夫遷徙的場景,仿佛印證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繁忙。途中,廢棄民居、殘破古石牆與山崖野茶樹相映,衆人話古論今,登頂時更體會到“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意境。
打卡現代營地,感悟自然和諧
随後,宗親們打卡網紅星空露營基地,感受現代生活的激情浪漫與詩和遠方的遐想。順道遊玩“壽海”景區,深刻領悟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長壽的重要因素,良好生态是健康長壽的必要條件。
午餐時分,大家在“竹裏幸福”農家品嘗春竹筍、山地雞、臘肉等綠色無公害農家菜,盡享别緻風味。
覽千年銀杏樹,寄家族傳承情
下午,車隊行駛10餘公裏,沿途觀賞竹豐湖後,抵達梁平西山銀杏村,一睹梁平最大銀杏樹“五子登科”的風采。此樹一棵五枝,樹圍需6人合抱,高20餘米,樹冠覆蓋200餘平方米。
目睹此樹,衆人感慨萬千:淮山之水必有源,樹高千尺必有根。陳氏家族遷徙傳承發展,恰似這棵銀杏樹,樹大根深、堅韌挺拔,開枝散葉、遍布華夏,正所謂“一戶分萬戶,萬戶皆義門”。
此次明月山之行,既展現梁平山水人文之美,更以自然意象诠釋義門文化“根系深厚、枝葉繁茂”的新内涵。參與宗親表示,将以此次活動爲契機,進一步凝聚家族共識,推動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陳孝波 陳旭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