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燕之屋增長困境重重,年輕消費市場能否“柳暗花明”?

2025-02-28 3474 來源:共工财經

2月14日,燕之屋發布2024年盈利預告。公告顯示,燕之屋預期2024年實現收入約人民币20億元至21億元,較2023年度增長約2%至7%。預期2024年度的淨利潤約爲人民币1.587億元至人民币1.798億元,較2023年度下降約15%至25%。

對于淨利潤的下滑,燕之屋給出了三個原因:

1.公司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完成雙代言人矩陣建設,簽約國際影後鞏俐女士與青年演員王一博先生形成品牌共振效應。基于品牌戰略的前置性投入,品牌效應逐漸釋放,下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全年淨利潤下降幅度大幅收窄。

2.燕之屋爲未來5至10年發展打造供應鏈能力,根據募集資金使用規劃,2024年5月完成新的綠色智能工廠搬遷投産。新工廠籌建過程導緻生産成本略有上升。

3.受宏觀消費環境結構性調整影響,線下客戶的消費趨于保守導緻線下渠道收 入略有下滑,在線收入實現穩步增長。

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收入爲10.59億元,同比增長11.36%,實現歸母淨利潤5808萬元,同比下滑42.54%。2024年全年,燕之屋全年淨利潤降幅較2024年上半年收窄,但是營收增速相較于2024年上半年出現下滑。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的銷售及經銷開支爲3.65億,同比大幅增長38.45%,銷售費用率從27.74%增長到了34.48%。這可能是因爲燕之屋在2024年1月和5月分别簽約了簽約鞏俐和王一博作爲代言人,營銷開支的大幅增長對淨利潤産生了擠壓。

線上線下渠道也出現了兩極分化。2024年上半年,公司電子商務渠道總收入爲人民币640.73百萬元,占公司總收入的60.49%,較2023年上半年增長21.89%;同期線下渠道總收入爲418.57百萬元,占公司總收入的39.51%,較2023年上半年下降1.64%。線下渠道收入下滑拖累了公司總營業收入的增長。

從更長的時間線來看,2021年至2023年,燕之屋的營收增速分别爲15.82%、14.79%、13.54%,淨利潤增速分别爲37.16%、14.63%、4.89%。這三年燕之屋的營業收入保持着10%以上的正增長,淨利潤增速則出現了明顯的收縮。相較于過往3年,2024的燕之屋首次出現了營收增速跌破10%,淨利潤負增長。燕之屋似乎陷入了“瓶頸期”。

燕之屋的困窘并非燕窩市場獨有的現象。據悉,燕窩市場是“雙強”壟斷的格局,燕之屋與另一家燕窩企業小仙炖處于市場龍頭地位。據報道,小仙炖2024年“6.18”業績目标縮減一半,員工被大幅度優化,公司甚至從去年便砍掉了獎金提成等福利。

但是2024年9月份的電商平台銷售數據顯示,該月小仙炖的市占率爲35%,銷量較2023年9月同比上升19%,同期燕之屋市占率爲26%,銷量較2023年9月同比下降6.8%。小仙炖在經曆了“6.18”的震蕩後業績繼續保持增長,燕之屋在完成雙代言人矩陣建設後卻出現了銷量下滑。

有分析認爲,燕之屋選擇鞏俐和王一博作爲品牌代言人是想打開年輕人的市場,這一決策乍一看符合當下燕窩市場消費需求。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3年,72%燕窩消費者年齡分布在20-40歲,其中,女性仍是燕窩消費核心人群,占整體用戶的76%左右。而在食用燕窩的女性中,因孕期需要滋養的占比達到53.1%。同時,爲了迎合消費者的消費能力,燕之屋還推出了一系列百元産品。

但是,燕窩的消費群體集中于年輕人并不等同于大部分年輕人會選擇消費燕窩,在一些新生代青年看來,燕窩更像是“智商稅”,其營養價值難以認可。此外,燕窩缺乏相應的産品标準,行業亂象頻發。2011年燕之屋就曾“毒燕窩”事件引發争議,經檢測發現,其血燕産品中亞硝酸鹽含量超過了國家最高強制性标準33倍。

除了包裝形象,燕之屋更需要強化産品的營養價值和品控來赢得消費者。

作者:遠見君

整理:共工财經局 李怡

題名:燕之屋增長困境重重,年輕消費市場能否“柳暗花明”?

編輯:趙天浩

責任編輯:李曉彤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