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累計開行8.1萬列 通達歐洲217個城市
中新網11月24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24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并介紹共建“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發展展望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開放司司長徐建平在會上表示介紹,中歐班列作爲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标志性品牌,自創立以來,保持安全穩定暢通運行,已累計開行8.1萬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17個城市,運輸服務網絡覆蓋歐洲全境,開創了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台,有力保障了國際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爲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徐建平表示,面向未來,我們将圍繞“鞏固穩定提升”這條主線,共建中歐班列高效運輸體系、安全治理體系、多元通道體系和創新發展體系,推動中歐班列朝着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發展,不斷拓寬中歐班列惠及各國人民的“幸福之路”、造福世界的“繁榮之路”。 一是鞏固提升中歐班列發展水平。深化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共同做大中歐班列合作基本盤。在建設好、維護好現有運輸線路的同時,共同開拓跨裏海等國際運輸新通道,推進重點口岸設施擴能改造,全面提升中歐班列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持續完善中歐班列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在國際運輸市場上的競争力。統籌解決好各環節“堵點”“卡點”問題,促進規則标準銜接,不斷夯實中歐班列國際合作基礎。 二是全力維護中歐班列良好發展态勢。加快完善中歐班列政府間合作機制,在政策制定、規劃對接、設施聯通、便利通關、運輸組織、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強溝通協商,打造中歐班列國際合作網絡。加強中歐班列沿線安全風險管理,深化信息交流合作,加強執法合作,共同提高應急處理能力,爲中歐班列營造穩定、安全、可持續的發展環境。 三是全面提升中歐班列發展質效。加強中歐班列沿線國家市場需求對接、發展規劃對接、合作平台對接、設施項目對接,充分發揮中歐班列獨特優勢,全面提升集疏運各環節、全過程的質效。優化我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布局,不斷提高貨物集結質效。協同完善中歐班列運行機制規範,全方位提升運輸組織效率。在做大做強主通道主幹線的同時,全力推進通道多元化。織密中歐班列支線網絡,形成覆蓋面廣、集疏運效率高的“幹支通道運輸體系”。穩步擴大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持續提高沿線通關便利化水平,實現中歐班列信息化、智能化發展。 責任編輯:共工社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