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經濟觀察)2024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有何側重?

2023-12-13 297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官方連續第13年将“穩中求進”作爲來年中國經濟工作總基調,提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中國“穩中求進”經濟工作總基調雖然多年未變,但其内涵會根據形勢變化有不同側重。特别是在“穩”和“進”的關系上,不同年份的杠杆平衡點會略有差别。

  當前,中國國内大循環存在堵點,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世界經濟疫後複蘇緩慢,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經合組織等多家國際組織和機構下調了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部分國家“脫鈎斷鏈”“去風險化”擾動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格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在發酵。

  在此形勢下,在董煜看來,今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重要的是提出“以進促穩”,這體現了一種與以往不同的、基于動态平衡的、更高水平的安全觀與穩定觀,即通過更加積極主動的政策作爲,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進一步提振信心。

  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爲,此次會議在延續“穩中求進”總基調的同時,明确提出“以進促穩”,釋放出更積極的穩增長信号,官方力推經濟向好的意圖非常明顯。

  圍繞如何實現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此次會議提出要強化宏觀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積極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币政策要靈活适度、精準有效。

  會議明确,加強财政、貨币、就業、産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并要求在政策實施上強化協同聯動、放大組合效應,在政策儲備上打好提前量、留出冗餘度,在政策效果評價上注重有效性、增強獲得感,着力提升宏觀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效果。

  從“注重有效性”“放大組合效應”等表述不難看出,官方對政策效果的“進”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表示,财政、貨币、産業等多項宏觀政策延續穩定性的同時,更加注重實際效果和協調配合,強化政策統籌,将是明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鮮明特點。

  此外,會議還着力加大對新動能的“立”,如提出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打造若幹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等。

  董煜說,加快經濟結構轉型、提高發展質量,持續推進重大改革,是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題中應有之義。此次會議在産業體系、擴大内需、重點領域改革、生态文明建設等多個領域做“加法”,将爲市場帶來更多發展機遇,爲明年中國經濟持續恢複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撐。

  分析人士認爲,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經濟複蘇和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在“穩”的基礎上推動“進”,以“進”來實現“穩”,将成爲貫穿明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一條主線。(完)

責任編輯:共工社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