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内外貿一體化發展必答題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目标下,内外貿一體化發展作爲統籌國内國際雙循環的一個重要抓手,在多個試點地區實踐後,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效,積累了在更大範圍内實施推廣的經驗,已具備加快發展的可行性。 從曾經的“兩張皮”到如今的“一體化”,我國外貿企業正面臨内外貿融合發展的新機遇。12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内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幹措施》,從促進内外貿規則制度銜接融合、促進内外貿市場渠道對接等5個方面提出了18條措施,進一步推動内外貿一體化發展。 把時間軸拉長看,早在2021年1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内外貿一體化發展的意見》,提出促進内外貿一體化發展的一系列目标。此後,商務部等14個部門還明确了北京、上海等14個省市爲首批内外貿一體化試點地區。 中央文件反複提及内外貿一體化發展,凸顯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而從“促進”到“加快”的文件措辭中不難看出,推動内外貿一體化發展既有緊迫性也有可行性。近年來,在疲弱的外部需求和逆全球化的擾動沖擊下,我國外貿發展面對的不确定性因素持續增多,以内外貿一體化發展來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任務十分緊迫。同時,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目标下,内外貿一體化發展作爲統籌國内國際雙循環的一個重要抓手,在多個試點地區實踐後,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效,積累了在更大範圍内實施推廣的經驗,已具備加快發展的可行性。 從國際經驗看,内外貿一體化發展是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國對接國際先進經貿規則、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一段時期以來,我國内外貿企業經營指向相對分割,“重外輕内”的特征較爲明顯。随着我國成爲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人民群衆的收入及消費水平有了較大提升,越來越多外貿企業敏銳地捕捉到商機,開始加快國内市場布局。對于大多數外貿企業來說,内外貿一體化的實現,将有助于減少貿易壁壘和貿易成本,可以更加順暢地在兩個市場之間切換,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外貿訂單和市場份額的穩定,提升中國制造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内外貿一體化發展,對于我國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同樣意義重大。實現内外貿一體化的一個重要指标,就是産品“同線同标同質”。通過“同線同标同質”,消費者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與國際市場同樣品質标準的商品,這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多樣化商品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内需消費的質量和水平。同時,“同線同标同質”也有利于國内統一大市場的規範化建設,提高市場競争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當消費者在商品及服務上有更多選擇權時,消費願望就可以更好地被激發出來,總體看将有助于我國内需潛力的釋放。 雖然内外貿一體化發展是多赢之舉,但加快推進内外貿融合的各項任務仍很艱巨,一些長期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需要通過深化改革去突破。比如,内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調控體系還不夠完善,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尚不夠強,内外貿融合發展仍不能完全适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再如,很多外貿企業在轉向國内市場時,往往在渠道建設、人才儲備、知識産權保護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标準、認證、監管等領域銜接存在較大差異性,一定程度上對内外貿一體化發展形成了制約。 這些不足、不同之處,恰恰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所在。做好内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必答題”,要通過更大力度的制度創新,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消除内外貿一體化道路上的隐性壁壘,打破封閉的地區小循環和地方保護,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讓商品資源要素在更大範圍内暢通流動,以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爲内外貿融合發展夯實基礎。 責任編輯:共工社 |
上一篇:美聯儲政策轉向難度不小
下一篇:公共文化服務要更接地氣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