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石打造武漢都市圈東向開放橋頭堡
中新網武漢2月27日電 (記者 梁婷)記者27日從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湖北黃石統籌推進各類開放平台建設,持續打造開放層級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武漢都市圈東向開放橋頭堡。 近年來,黃石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通道,全面提升開放樞紐能級,連續13次入選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黃石市委副書記、市長吳之淩介紹,武陽高速于2023年11月建成通車,對接武漢新城和花湖機場的“三條快速路”今年都将建成通車,今後黃石城區20分鍾可到達花湖機場、各(市、區)1個小時可到達武漢市。 以大宗散貨件雜貨運輸爲主的黃石新港,吞吐能力突破億噸,成爲長江中遊最大的單體港。與集裝箱爲主的武漢新港聯動,協同打造長江中遊航運中心雙樞紐港。 當前,黃石已形成以港口口岸爲依托,以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湖北自貿區聯動創新區爲支撐的全方位對外開放平台,支持企業跨洋出海,拓展國際市場。 “越來越多的電子信息、新材料、品牌鞋服等出口導向型企業在黃石紮堆聚集。”吳之淩介紹,黃石優化“水水中轉”貨物通關模式,成爲長江中遊企業通關時間最少、物流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該市出台制定外貿發展、航運補貼等專項資金,推進小微企業免費保單全覆蓋,推動更多“黃石貨”走向世界。 通過推進“智慧口岸”建設,黃石推出“兩步申報、先放後驗”“船邊直提、抵港直裝”“全程通關無紙化”“24小時預約通關服務”等舉措;持續推進港口碼頭作業自動化、通關流程電子化和外貿物流可視化水平;簡化跨境電商轉關手續,開辟RCEP惠企服務“綠色通道”。全市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口岸通關時間逐年壓縮30%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