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移动新媒体

【共工新闻社评】宁淮城际铁路:长三角北翼崛起的“钢铁动脉”

2025-08-20 来源:共工新闻社

共工新闻社8月20日电(张海峰)近日,在南京市六合区建设现场,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精准浇筑入模,标志着宁淮城际铁路跨S353省道128米连续梁顺利合龙,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淮城际铁路是加快苏北地区融入南京都市圈的重要客运通道。过去,南京与淮安虽同属“南京都市圈”,却因铁路线路绕行扬州、镇江等地,最快也需要2小时10分钟,普通列车甚至超过3小时。这种“近而不快”的交通瓶颈,让两地的产业协同、人员往来始终差了“最后一口气”。宁淮城际铁路直连两地,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南京北站至淮安东站仅需约50分钟,真正实现“1小时通勤圈”。

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填补了苏北高铁网络的“关键空白”。此前,淮安虽已通过徐盐高铁接入全国高铁网,但始终缺少一条直连省会南京的快速通道;而南京向北的辐射力也因线路迂回被削弱。宁淮城际就像一条“纽带”,把南京的“省会引力”与淮安的“苏北腹地”紧紧系在一起——向北可延伸至新沂、临沂,衔接山东半岛城市群;向南通过南京北站融入沪宁通道,成为长三角北翼的“战略支点”。

宁淮城际的价值,更体现在对长三角整体格局的优化上。它不仅是江苏的“内部通道”,更是长三角北翼的“战略走廊”:向东通过北沿江高铁连接合肥,强化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的联动;向北经淮安枢纽衔接连云港、青岛,串联淮河生态经济带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向西则通过南京北站融入沪宁通道,成为长三角辐射中西部的“中转站”。

对于长三角来说,宁淮城际是“一体化”从“核心区”向“外围延伸”的标志性工程。过去,长三角的“一体化”更多聚焦于沪宁杭等核心城市,而苏北、皖北等区域相对边缘。宁淮城际的建设,让这些地区通过高铁网络接入更广阔的市场,共享更优质的资源,真正实现“全域融入”。

从“纸上规划”到“地上通途”,宁淮城际铁路承载的不仅是钢铁与混凝土,更是一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深谋远虑。它缩短的是南京与淮安的时空距离,激活的是苏北县域的经济潜力,织密的是长三角一体化的网络格局。当列车呼啸而过,带走的不仅是乘客,更是资源、要素与机遇;留下的不仅是一条轨道,更是一座城市乃至一片区域的“未来之轨”。

作者:张海峰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

 

责任编辑:李雪婷

头条阅读

最热资讯

精彩推荐

Copyright 2015-2025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编辑部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 主办:共工新闻社新媒体中心

关注X(原推特)


海报分享